前段时间,2025上马开跑时间官宣,又是一年一度争当分母选手的环节。跑者们不约而同地化身为抽签锦鲤,盯着报名按钮摩拳擦掌。而今年的报名费也由之前的150上调至200,对跑步的热爱体现在每公里都跑出消费主义的眼泪。虽然大家嘴上说着“贵”涨声操盘,但手指还是老老实实地点了「确认支付」。
这就是跑步的世界,这里没有便宜,只有热爱。
阿东是刚入坑三个月的小白,起初选择跑步的原因就是因为门槛低消费低,又能高效减肥,买的跑步装备基本上都是一切从简。跑鞋也并没有买适合自己的鞋款,而是某天看到网上大促,买到史无前例的冰点价格。
当他还在沾沾自喜以为自己薅到羊毛时,在某次的训练场上因为加速过弯鞋底打滑,踝关节扭伤,去医院检查再加医药费花了好几千,关键是休息的那一段时间也班也上不了了,等于是双重损失。有时候人真的不能高兴的太早,跑鞋没花啥钱,但身体买单了,账却翻倍了。
省钱是为了有奔跑的资本,但不能省健康,该省的要省,该花的更不能省。阿东深知买装备不应该敷衍了事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,当初那份捡到大便宜的狂喜,此刻变成了讽刺。
Sally作为资深老跑,已经习惯用脚步去丈量城市的道路。她打算用跑的方式来省去通勤的费用,认真思考了一下,往返15KM的路,不仅可以完成自己制定的课表,而且还省去了再去训练场上跑步的时间,实现低碳环保绿色出行,为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做好这个决定的时候,她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小宇宙即将爆发,她要向着15KM的“绿色通勤”宣战!
早上跑去公司的时候涨声操盘,她的状态非常好,这种“跑进城市、跑进工作、跑进生活”的畅快,让她觉得自己活得热辣滚烫。15KM的路确实坚持下来了,但结果却是在自己意料之外:省下的打车费全炫进自己的肚子里了。
且不说早上跑过路上各种大大小小的餐饮小吃店香气扑鼻,终于抵住这些诱惑到了公司,还没到10点就已经饥肠辘辘。大脑的奖励机制瞬间开启,今天已经跑了这么远的距离,难道不应该奖励一下自己吃点好的?理智在饥饿与疲惫的双重夹击下节节败退。从餐前水果到精致午餐再到餐后甜点,无缝衔接。这趟“绿色通勤”的经济账,算来算去,似乎只在味蕾上实现了盈利。
老辛作为马拉松常客,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比赛,他对领物、路线、节奏了如指掌,唯一没料到的,是一次酒店的“省钱”决定,竟让他损失惨重。
比赛的那几天,起终点附近的酒店价格水涨船高,为了节约一天住宿,老辛决定预定比赛当天的机票,想着只要自己能够按照计划好的时间完赛,结束后马上去机场赶飞机就能节省一天住宿。
比赛的时候,老辛非常紧张,即便跑崩抽筋了都不敢让自己停下来,生怕回去晚了赶不上飞机。终于,按照自己预估的时间跑完了比赛,迅速领完完赛包开始打车。可终点附近封路+人群拥挤,打车要等候很久,好不容易等到车来了,结果周末一路堵。
当他狼狈地拖着行李冲进航站楼时,值机柜台冰冷的屏幕清晰地显示着:停止办理。悬着心终于死了...不仅钱没省到,那种省与损失之间徒劳的落差感更让他懊恼不已。精打细算的每一分“省”,都化作了成倍的“损”,像一记闷棍狠狠敲在心头。
王小拉是社交平台重度爱好者,每每打开各大平台app,看到各种跑步博主的视频都非常光鲜亮丽,要么拥有坚韧的意志力,要么幽默风趣又兼具实力,自己也萌生成为跑步博主的想法。
说干就干!王小拉决定低成本试水。设备?就用手机!他盘算着边跑步边记录,像其他博主一样对着镜头侃侃而谈。他甚至提前构思好了脚本,准备大展身手。
谁成想某次拍摄时,手上汗水太多,手一滑手机掉到地上,屏幕直接被摔碎。好家伙,粉丝还没涨几个,先上交1000修手机屏。
他的博主梦也在顷刻间化成泡沫。突如其来的现实成本,让他第一次真切明白:梦想本身也要算成本。
抠搜,是对日常生活的态度;烧钱,是对跑步训练的热爱。跑者所要表达的消费模式就是省钱省到极致,花钱花到心尖。抠门与烧钱,既是策略,也是一种选择,他们可以在某些方面妥协,但是对于热爱,他们从不压抑自己。
即便跑步让他们手头拮据,但跑步带给他们的那种自由、坚持和自我超越,却很难被明码标价,也无法用金钱来衡量。
所以下次当你嘴里喊着“这也太贵了吧”,但手里还是按下了支付的时候,别忘了对自己笑一笑,抠抠搜搜花了很多钱——没办法,热爱抵千金。
优配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